中國的股權投資始于互聯網浪潮:新浪、網易、搜狐為首的第一批互聯網企業,在1997年后順應美國互聯網潮流而起,而催生他們的則是真正意義上的風險投資:華平,德州太平洋等美資機構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也以生動的案例為中國的風險投資上了一課。之后,TMT(技術、媒體、電信)一直是股權投資機構深度耕耘的領域,也是產生了無數創業和投資神話的傳奇行業:騰訊與IDG的熊曉鴿、阿里巴巴與軟銀的孫正義、盛大與賽富的閻焱,偉大的創業者與偉大的投資人,共同創造了傳奇般的企業。
當時,中國政府也想建設創新型國家,準備設立創業板。深圳證券交易所具體承擔創業板的設計,各個地方也紛紛準備上市企業。中國土生土長的第一批股權投資機構由此誕生了:包括深創投、達晨等一批在國內生存時間長一些的機構均是在這一階段設立的。但是,在第一波互聯網浪潮于2001年左右破滅后,中國的創業板也進入了遙遙無期的準備過程中:一直到準備了十年以后的2009年,創業板才有了第一批上市企業,而原來準備的那些企業基本上已經煙消云散了。在此過程中,中國的最早一批股權投資機構,也在沒有嘗到豐收的果實之前,直接進入漫漫寒冬。大多數的機構都只保留了幾個人的隊伍,苦苦掙扎。
2007年后,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成功,中小板和隨后創業板的的設立,A股上市企業大增。而審核制下上市與未上市企業巨大的價差,催生了中國特色的股權投資:Pre-IPO投資。在此階段投資的機構,大部分專注于Pre-IPO。由于企業離上市已經不遠,盈利模式、團隊、技術、市場等均已成熟,投資判斷的難度不大,門檻不高,巨大的價差帶來了可觀的盈利空間。這使Pre-IPO投資機構如雨后春筍一般層出不窮,大大抬高的投資的價格。而硬幣的另一面,企業在二級市場的股價卻隨著發行體制的改革和新股的越來越多而逐漸下降。兩面的擠壓使Pre-IPO投資機構的盈利空間越來越小。中國的PE投資向何處去?
支點投資摸索的要素重組(element restructure,ER)模式,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秉承技術+資本+企業家=偉大企業的理念,支點投資跳出傳統股權投資僅作為價值分享者角色的桎梏,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資源,建立技術資源庫,尋找適合中國當前產業發展和需要的技術;另一方面建立企業家庫,利用在投資和尋找項目進程中與國內大量企業接觸的機會,為需要升級轉型但找不到出路的傳統企業家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而支點,則作為中間人,促成技術與企業家的對接,并為新企業的發展提供資本。這樣,支點不僅僅是投資于一個已經成熟的項目,而是創造項目,為技術的落地發展,為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創造了一條新的道路,也為股權投資創造了一個新的投資方式和盈利模式,是一個真正能夠達到多贏的投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