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建設
來源:支點投資作者:潘建臣發布時間:2013-06-08
??? 當前經濟,美、日、歐增發貨幣。而中國處進退兩難境地,增發不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不利于資源優化配置、落外匯操縱口舌;不增發商品全球競爭力下降。
未來幾年經濟發展,需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由量的增加向質的提升轉變,主要表現在科技含量、創意設計、先進工藝等領域;需政府的財政扶持;需政府開支縮減;需以廣義貨幣為主,城鎮化建設為平臺的投資拉動。
城鎮化建設的誤區。農民上樓不能成為城鎮化成功的標志,城鎮化不是房地產化。
先秦民眾聚居地,包括城市或村鎮及其附屬田地稱為邑。一般是指城市、都城,舊時也指縣。城鎮化的表現:人口匯聚之地;交易場所集聚;基本完成財富積累;服務(手工藝)產業發達;市民生活水平較高;市民整體素質高。
現代城市首先是財富積累;現代工業,服務業發展水平較高;具備一定的產業聚集度,離開產業支撐,城鎮化就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溫州柳市是城鎮化建設的成功典型。柳市得名于五代時期,北宋建鎮。柳市區從1912年成立,一直到1992年被撤銷。這八十年里, 幾經撤銷、復設,每次撤銷不久即恢復設置。所轄地區基本不變,也沒有太多的發展。近代柳市的騰飛源于低壓電器產業,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柳市人只用了十年時間就從原先的小打小鬧,成就了占領全國低壓電器市場三分之一份額的“中國電器之都”。
柳市片區作為溫州模式的發源地,全片區民營經濟十分發達。有18家企業集團的產品通過ISO9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有146家企業領取了401個部頒生產許可證。其中的佼佼者如正泰集團、德力西集團、人民集團和天正集團等多家民營企業,躋身“中國企業500強”之列。
2010年,柳市鎮實現工業總產值432.75億元,同比增長20.2%;財政總收入19.59億元,同比增長12.7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1721元,同比增長6.85%。
從1992年至2011年的19年間,工業生產總值從3.5億增加到600余億,年均增長31.1%;財政總收入從2618萬元增加到30億元,年均增長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