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上海支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王保興
破解建材行業產能過剩的難題,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科技突圍上。但在記者對多家科技型建材企業進行調查時發現,他們普遍遇到了資金的困境,往往幾條生產線投下去,幾個億甚至上十億的資金就嘩嘩不見了,而要使產能變成利潤,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讓他們想不通的是,盡管未來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但他們向銀行貸款或向風投融資時,卻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拒絕。
究竟風投們在想些什么?為什么科技型公司遭遇融資困境?金融在助推實體經濟進行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需要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本報記者近日專訪了上海支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王保興。
??? 記者:據我所知,上海支點投資了一個玻璃設備企業,而且是在這個企業創始初期就很深入地參與進去,這在投資界和玻璃行業都不多見。能談談支點的投資理念嗎?
王保興:中國很多投資企業偏好于政策扶持性投資,當然也有部分民營投資公司是圍繞母公司主業進行產業鏈整合為目的的產業投資。
支點投資跟別人不一樣,我們在探討適合自己的道路,基本不做純財務型的投資,而是看重中長期的項目,會給企業植入一些自己的要素,這跟我們老板做實業起家也有關系。
支點投資在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提供資源整合、產業鏈整合、股權價值提升和市值管理等服務。目前大量科技項目亟待轉化為經濟效益,而中國大量傳統產業面臨升級與轉型的歷史使命和自身需求。這之中存在著嚴重的市場角色缺失問題。我們希望在“產業對接”模式上,成為對接的那個橋梁。
我們投資的上海子創鍍膜技術有限公司,是做玻璃節能鍍膜設備的,投資它時還是一堆圖紙,我們幾乎是看著它成長的。目前來看,這個投資是不錯的,去年就已經有了很好的盈利。
記者:您剛說要成為產業對接的那個橋梁,請問支點是如何發揮橋梁作用的?
王保興:可以用我們的投資模式來回答:“優勢技術+優秀的管理團隊+具有強大資源整合能力的資本=卓越企業”。實事求是地說,中國目前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率是非常低的,公開報道的數據是發達國家的科技成果轉化率是80%,而我國僅為25%,而真正實現產業化的不足5%。就我們所在的江浙、上海一帶,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很難成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一個橋梁。支點的工作就是千方百計去尋找好的高科技項目,這個項目可能在高校、中科院或者經濟開發區,然后我們再去尋找優秀的實業管理者,他們大多有多年的一線管理和經營的經驗,但是苦于沒有好的科研技術。支點給他們搭建了資本整合的橋梁。這是三贏的。
支點一般不會直接去投資“專家”,因為他們缺乏實踐經驗。也很少直接去投資傳統產業,因為他們毛利潤太低,成長性太差。
記者:傳統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往往都有融資的沖動和渴求。但是很多企業都苦于融資無門,遭遇資金困境。支點投資的標準是什么?
王保興:新材料、高端設備、4G與3D全息技術相關的通訊領域,這是我們重點看好的三個領域。項目標準:一是毛利率達到50%以上;二是下游市場容量為10個億以上;三是這種技術是可替代性的技術;四是技術領先于國內同類企業兩年以上;五是一個可產業化的技術。
記者:做產業和資源整合似乎是支點投資的特質,您能具體談談嗎?
王保興:是的。支點投資跟其他投資公司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投資一個公司后,介入比較深,而不僅限于把錢給對方。我們的前期工作量是非常大的,盡調成本比較高,在投資一個公司前,我們要做大量的調查工作,包括企業在行業的先進度,行業地位,技術能力,上下游,競爭對手等等,會向相關行業協會、同行等進行調查征詢,通常一個項目需要3~6個月的決策時間。在決定投資后,我們還會幫助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幫助他們找下游客戶、銷售渠道等。甚至還會幫著企業跑相關部委,比如我們投資的一個土壤治理項目,我們和國土資源部門進行了大量溝通,幫企業進行了政策上的解答,獲得了一些先行優勢等。
記者:很多企業有個共同的困惑,就是在融資甚至貸款時會因為利潤問題而被拒之門外。金融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您認為應該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
王保興:確實是這樣,投資公司也好,銀行也好,都會對企業當年的利潤有個嚴格的評估和要求。盡管我們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喊了很多年,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扶持的并不多,尤其是讓銀行去承擔風險,這是不現實的。
個人認為,金融對傳統產業的服務,不僅是資金扶持,這只是表面,效果并不大。而要在傳統產業里注入專業團隊和資源,把可產業化的高科技項目植入進去,傳統產業并不只是缺資金,而是缺技術,缺一個向前走的理由。
否則,你去看,那些受到政府資金扶持的科技型項目,有多少是真正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