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簡論
來源:支點投資作者:林東洋發布時間:2013-05-17
??? 科技金融是指促進科技開發、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與金融服務的系統性、創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學與技術創新活動提供融資源政府、企業、市場、社會中介機構等各種主體及其在科技創新融資過程中的行為活動共同組成的一個體系,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產業經濟可以解釋為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從生產到流通、服務乃至文化、教育,大到部門,小到行業都可以稱之為產業。但是由于工業在產業發展中占有特殊位置,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過程密切相關,產業經濟一般指工業經濟。
科技金融從一誕生開始就是以最新的技術和成果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孕育器,使最新的科技和成果產生產業并在科技金融的支持下不斷的壯大發展成為產業經濟,從而反哺科技金融,使其能更好的孕育高新的技術和成果。而在這一個循環的過程中,隨著科技的不斷積累,由量變最終達到質變,從而使人類社會的發展不斷的邁入更高的境界,這也是人類歷史上幾次的工業革命的本質。如果說科學技術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道路上飛奔的汽車,那么科技金融就是為其提供源源不斷動力的燃料。
只有科技金融對高新技術強有力的持續支持,產生產業和產業經濟,人類的社會才能不斷地發展,反之社會發展只能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光有高新的技術和成果而沒有科技金融的支持那也只能是曇花一現,后繼乏力;沒有產業經濟,金融科技也無從談起,就算大力支持的高學技術也不過是曇花一現,后繼乏力。歷史上不止一次的驗證了這條理論。
明朝的時候,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船和航??茖W技術,鄭和史無創舉的7次下西洋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明朝傾舉國之力進行的活動,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目的,根本就不可能使其成為一種產業,產業經濟更是無稽之談。所以在鄭和七次下西洋后,明朝就因為此項活動耗資巨大而無實際意義終止了。我國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造船和航海技術就此塵封,不斷倒退,最終被西方國家趕超。
科技金融與產業經濟的關系從誕生到現在一般分為、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
科技金融、科學技術和產業經濟的關系在18世紀以前一直蒙昧不開,但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其開始漸漸的展露在世人的面前。這一時期的發展關系主要處在初創期。18世紀開始英國資產階級通過大規模地對外掠奪以及在國內實行的國債制度和消費稅政策,積累了巨額財富,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所必須的貨幣資金 ,蓬勃發展的工廠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增加了產量,但仍然無法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于是,一場生產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但此時的科技金融還沒有非常明確的目的,不是專門為了高新科學技術和成果進行轉化生成新的產業而誕生的體系,僅僅是服務于已有的產業,其構成來源也多為個人積蓄、少數富有私營業主的投資。
19世紀70年代以后,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并被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并使大規模的產業經濟出現成為了可能?,F代金融體系的出現和不斷的完善,使大規模的分散資金聚集于某項新興科技或成果成為可能。其中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尤為明顯??萍冀鹑跇I已出現并得到初步成長,與產業經濟的關系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擺脫了朦朧的初創時期,發展到了成長期。但在這一時期科技金融還沒有完全獨立,其資源往往來源于某些特定產業且僅僅服務于這些產業相關的科技發明和成果,局限性比較大。
20世紀4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來,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如過去從發明到大規模地運用,照相用了122年,電話用了56年,而現代的電視只用了5年,激光用了2年,從原子能的發現到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投入使用,用了15年。 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高新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給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帶來了質的改變。而這一時期,現代金融已基本完善,各種金融產品不斷涌現,專門投資于高新科技和成果,并使其產業化的行為越來越多,并且常態化,這個時期科技金融和產業經濟的發展進入了成熟期。
技術革命與金融創新的關系也可以稱之為社會財富創造的兩翼。從近40年的統計數據看,世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巨大差距,主要原因是技術進步對經濟體財富增長貢獻的差距。發達國家技術進步對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貢獻率,20世紀初為5%-20%,50年代上升到50%左右,80年代上升到60%-80%。而發展中國家的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普遍低于發達國家,在1960-1987年間,68個發展中國家的技術進步貢獻率僅為14%。
??? 國內關于技術與金融的研究乏善可陳。據有關學者考證,“科技金融”一詞最早出現在1993年,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通過后成立了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趙昌文等,2009)。實際上,有關真正意義上的科技金融概念,真正被使用是在1994年廣西南寧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首屆理事會上,即“我國科技金融事業是根據科技進步與經濟建設結合的需要,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科技和金融體制改革的形勢推動下成長發展起來的”(南寧,1994)。最近,國內學者給科技金融做了一個非常寬泛的定義:科技金融是促進科技開發、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與金融服務的系統性、創新型安排,是由科學和技術創新活動提供金融資源的政府、企業、市場、社會中介機構等各種主體及其在科技創新融資過程中的行為活動共同組成的一個體系,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趙昌文等,2009)。
國內這些研究,有一個共同特點,即科技金融是既是科技的外生變量,也是金融的外生變量。這樣的研究視角和相應的結論,雖然有一定價值,但遠遠沒有揭示出科技金融的本質。
進一步推動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新的結合不僅是中國應對全球經融危機的現實選擇,更是面向未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戰略。當前,科技資源和金融資源這兩個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進入了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新階段,這一趨勢奠定了科技金融產生和發展的現實基礎。